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他是高考狀元,浙大學霸,卻在美國陷入困境,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 高考狀元,985名校,出國留學,高薪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擁有這樣的人生堪稱「人生贏家」,令人羨慕。所有這些,陳勤(音譯)全都擁有,但是他卻沒有因此走上人生巔峰,而是在38歲時從矽谷總部園區4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 學霸人生 陳勤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那個年代,人們崇尚「知識改變命運」。陳勤從小就是班級裡面的佼佼者,學習生活一帆風順。1999年,全國大學第一次進行擴招,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陳勤考入當年四校合併的新浙江大學,專業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或許是當年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實力太強,陳勤深受影響,工作幾年以後,他抓住機會考入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在那裡,陳勤展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僅用兩年時間便讀完了全部碩士課程。 簽約Facebook 碩士畢業後,陳勤選擇了留在美國發展,2013年順利進入思科(Cisco)做軟體開發。但好景不長,2015年他從思科離職,2016年進入一家叫做Ryzlink Corp的公司。Ryzlink是一家外包諮詢公司(ICC) ,可以幫員工申請工簽。對於想要留美但三年抽不到工簽的外國人,去ICC是常見的手段。 ... 2018年3月,陳勤簽約美國頂尖公司Facebook,成為了一名全職高級軟體工程師,年薪達到了22萬美金。那個時候的陳勤志得意滿,他還將自己的父母從國內接到了美國,他相信,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就能拿到綠卡,實現夢想。 陷入困境 在Facebook工作時,陳勤工作極拚命,經常日夜忙項目,加班到夜裡一兩點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回家只待了半天又要去加班。雖然非常努力,但在Facebook的工作並不十分順利。他在組裡幹得不開心,想換組,老闆原本同意了,但在換組的前一天突然說不能換,原因是績效考評(PSC)不理想。 ... 換不成組,陳勤就會被放入PIP(待努力)項目,這意味著他很可能被開除。而陳勤沒有綠卡,是以工作簽證留美,如果在被開除後60天內找不到新的僱主,就得和全家人離開美國。 ... 而且,陳勤當時還負責組裡一個嚴重的系統錯誤事件,他必須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這個任務。工作受排擠、綠卡沒希望,多方面的壓力令陳勤徹底崩潰,在這個項目截止時間前一個小時,他從高樓一躍而下。沒人知道他放棄自己前,經歷了怎樣的掙扎。 原本可以有別的選擇 高考狀元,浙大學霸,簽約美國頂尖公司拿高薪,陳勤卻在38歲時從高樓一躍而下。不可否認,陳勤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但他原本可以有別的選擇,不管怎樣,都沒有什麼比一個生命的逝去,更讓人痛惜。 如果受到工作壓力的嚴重困擾,要及時尋求外界幫助,比如心理輔導。不要把壓力全部扛在身上。 如果暫時不能拿到綠卡,他就算離職也可以想辦法掛靠H1B,甚至臨時申請去讀書,也是留在美國的辦法。 再者,實在在美國待不下去了,他也完全可以選擇回國,有這樣的經歷,何愁在國內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呢? ... ​ 陳勤的故事無疑是一個悲劇,但是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那就是父母或者老師在教會孩子如何獲得成功時,也一定不要忘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沒有人能一輩子一帆風順,而在失敗來的時候不會處理,不會面對,結果可能就是毀滅性的。

 

 

內容簡介

楊定一博士:「人生最高的祭壇,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在這本21世紀最實用的靈性健康書裡,
引導你在日常生活裡如何醒覺、
內在生命和外在世界更均衡,讓人生更圓滿。

  醒覺,是意識的翻轉。
  在人間活出醒覺的生命,是我們這一生最大的目的。

  從《真原醫》到《神聖的你》,楊定一博士都在談全面的健康、整體的幸福──先修正生命的失衡,讓左右腦回歸平衡。只要左右腦恢復平衡,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也自然跟著回到平衡,每一個細胞得到放鬆,身-心也就平衡。

  我們通常都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身體的世界,一個是念相的世界,後者還是透過角色所建立而強化的。我們已經分不清這兩個世界,也自然會把身體帶到虛擬的境界,來配合角色的念相世界,隨時都在這兩個世界跳來跳去。

  這種錯覺,阻礙了我們對真實生命的認識。承認、看穿這一錯覺,是我們活出全部生命的潛能、活出生命永恆的神聖的起步。

  「神聖」(sacredness) 這個詞,一般是代表很珍稀、很美,不屬於人間或世界所見的特質。它本身帶著一種永恆的觀念。這本書不是要談任何宗教,更不是要強調任何神聖的形式或形相。其實,真正的神聖可以跟宗教不相關。

  本書的「神聖」,反映的是內在生命和外在世界的接軌,達到最和諧、最完美、最平安的境界。但如何去整合內在生命和外在世界,是本書想探討的主題,給你另外一個層面的理解,讓你可以完成你轉變的旅程。

  投入「這裡!現在!」不跟它做任何抵抗,神聖的生命自然來活我們,帶我們輕鬆地度過這一生。

  把真正的你──神聖的你找回來,是這一生最寶貴的一堂功課。讓我們從一個快節奏、忙碌而瘋狂的世界裡,自己走出來。

  找到神聖的你,也就是承認──自己就是老師,就是生命的主人,再也不會被其他的人或一切帶走。

  【楊定一書房】書系簡介

  人的健康,身、心、靈從來沒有分開過。「楊定一書房」系列,便是站在全人健康的角度,重新整合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的健康法門與哲學系統,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表達,幫助你我活出全部的生命潛能。

本書特色

  如果說《全部的你》勾勒出一幅全部生命的藍圖,那麼,《神聖的你》就是這一藍圖點點滴滴的落實。本書十分著重在執行的層面,除了教你如何在眼睛看、耳朵聽、觀呼吸……等日常行為中隨時回到「這裡!現在!」,只要對瞬間友好,不再提出抗議,可以全部接受,它自然幫助我們讓人生比較好過,樣樣都順起來。就算沒有順起來,還是接受,它也就自然好轉。

  正如楊博士所說的「假如你讓這本書的每一句話帶著你走,甚至帶著你進入全部的生命,你這一生,會有徹底的轉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定一博士 John Ding-E Young M.D., Ph.D


  著有《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全部的你》、《螺旋舞》,以及《等著你》、《重生:蛻變於呼吸間》與《你,在嗎?》音聲作品專輯。

編者簡介

陳夢怡


  譯有《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呼吸的自癒力》、《奇蹟半生緣》、《性、金錢、暴食症:談形式與內涵》、《親子關係:世間最難修的一門課》、《心理學:適應環境的心靈》等書。帶領讀書會並受邀教學演講。
 

目錄

編者的話/陳夢怡
序/楊定一博士

第一卷 神聖,深入全部的生命 
1. 什麼是神聖? 
2. 人間所帶來的錯覺 
3. 活在「這裡!現在!」,自然讓全部生命的內在浮出來 
4. 醒覺──從局限意識的錯覺,到永恆無限大的神聖 
5. 對稱的法則 
6. 透過本質,找到神聖
7. 任何形相,本身就是一個解脫的門戶
8. 看清「我」,面對「我」,是走入神聖生命的第一步
9. 萎縮隨時在發作
10. 生命的絕對,是包括人生的相對 
11. 透過語言的路標,指向神聖的全部生命 
12. 有色有形和無色無形的共同點,是「空」 
13. 人類集體的危機,是我們醒覺的最大機會 
14. 接受全部的生命──知,未知,不可知 

第二卷 憶起神聖的基礎 
1. 人,本來就有永恆的觀念 
2. 人和神是平等的 
3. 達到左右腦的平等,是神聖的第一步 
4. 「覺」和「想」不是同一回事 
5. Flow──心流 
6. 醒覺,還可能再退轉嗎?
7. 念頭來想你
8. 沒有任何東西是客觀的
9. 把神聖的你,找回來
10. 神聖,當作一種練習 
11. 神聖的你,和其他練習的異同 
12. 神聖,離不開「這裡!現在!」
13. 打破時間,跟生命完全配合
14. 活出生命全部的潛能

第三卷 活在神聖的空間 
1. 神聖,是一個「在」的成就 
2. 寧靜──現代人最需要的祝福 
3. 透過儀式,回到神聖的傳承 
4. 在苦難中,找到生命的永恆 
5. 清醒的受苦,自然帶來寧靜、信任,是唯一清醒的選擇 
6. 集體的痛苦和危機,帶來整體意識轉變的大機會
7. 不後悔,活在不批判的神聖空間
 
第四卷 走出自己神聖的路 
1. 從萎縮,回到圓滿,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2. 覺察,是解開萎縮最好的方法 
3. 從外在的知識,到內在的智慧 
4. 面對不確定 
5. 神聖女性的黃金盛世 
6. 神聖的法 
7. 聖人一定要傳法嗎? 
8. 永恆的現在 
9. 對生命,再也沒有一點懷疑
 
第五卷 神聖的路標,到處都有 
1. 神聖的朝聖 
2. 人間的關係,是最好的一堂課 
3. 愛,也只是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內容不相關 
4. 感受和感情,作為意識轉變的門戶 
5. 面對感情的失落 
6. 把感受,當作最好的練習方法 
7. 清醒的受苦,把握「心」 
8. 神聖的快樂 
9. 快樂,是一種選擇 
10. 神聖的「做」 
11. 怎麼做,比做什麼,更重要 
12. 享受生命──現在!
13. 進入「心」,生命的能量自然爆發出來 
14. 醒覺,走出整體的失衡 
15. 在人間,踏上神聖的路
 
第六卷 神聖的低語
1. 神聖的奇蹟 
2. 什麼叫做不可思議? 
3. 神聖的豐盛 
4. 對生命的信任,與信仰
5. 怎麼獲得生命的豐盛?
6. 豐盛,只是一種意識狀態 
7. 神聖的形相 
8. 笑,最深的領悟
9. 笑自己
10. 醒覺的呼吸
11. 神聖的自然 
12. 對稱法則 vs. 因果法則 

第七卷 神聖的祝福 
1. 神聖的走路 
2. 神聖的覺 
3. 清醒的覺,是踏出人間的第一步 
4. 透過「願」,進入神聖
5. 神聖的祈禱 


 
 

編者的話

陳夢怡


  從《全部的你》到《神聖的你》,同樣是意識轉化的作品,對我而言,卻是相當不一樣的寫作經驗。

  《全部的你》清淨地彷彿在山上閉關。我曾開自己玩笑:「大概是被外星人綁架了。」整個經驗清晰、超越地不似人間。當時,楊定一博士排開了大部份的瑣事,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裡,透過文字第一次向世界表達──全部生命的絕對與人間的相對之境不可思議的差異。

  這就是前一本書的寫作背景。

  《神聖的你》依然是閉關、靜坐與修行,卻是完全不同的「境」。不是在排除了所有瑣事的小會議室寫作,地點橫跨了美國、中國、台灣,還受制於隔海十二小時時差的牽動。不再是清淨的避靜,而是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動」與「做」──有時差要調整,美台生活的適應,半夜乃至凌晨和台灣的同事與合作夥伴溝通,數不清的規劃和會議,回台後的新書宣傳、受訪行程和共修活動,還不包括楊博士自身的公事、出差與會議。

  現在回想起來,這一本書,又是另一種不可思議。

  合作寫這本書的過程,正反映了真實人生的功課──一個靈性的生命,怎麼把絕對之境的「空」、「靜」、「定」,全部生命的「在」或「心」,透過清醒的「覺」在人間點點滴滴地活出來,體會到生命本身的歡喜,這才是一大挑戰。

  或者這麼說──神聖,不在某個清淨之處,不在某個好整以暇的優雅未來,而是就在當下,就在充滿了「動」和「做」,甚至灰頭土臉、焦頭爛額、疲憊不堪的「這裡!現在!」。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楊博士連續開了好幾個會,傍晚碰面時,疲態非常明顯。我建議他,都這麼累了,要不要另約時間寫稿。他搖搖頭說繼續進行,也不過就是從辦公室走到另一個地方十來分鐘的路程可以稍作喘息,緊接著就開始密集的對稿、補充與編輯。當天工作結束時,我問博士:「你怎麼有辦法在這麼累、這麼忙的情況下,還繼續寫書?」

  他的回應是:「怎麼可能不如此?我們談大平等心,所有經驗,包括寫書、工作、休不休息、累不累,都是平等的。這就是我在人間修行的道場。」

  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就連我以為再理所當然不過的累不累、休不休息的分別……都還是腦海制約所虛構出來的產物,而這個分別本身就是疲憊(或心累)的來源。

  取消這一分別,也不過就是活在「這裡!現在!」;而活在「這裡!現在!」,也就自然取消這一分別。所謂的「方法和結果是同一個」,也就是如此而已。這麼簡單。

  一點一滴地化解制約,不再設定阻礙。敞開心房,讓全部的神聖生命涓涓滴滴流進來,也就是如此而已。

  《全部的你》出版之後,許多讀者透過各式各樣的管道捎來訊息,也在詢問同一個問題──如何在人間活出「空」、「靜」、「定」、「在」的心境。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好像本來都自然體會得到這些心境,難的是這些體會只是忽隱忽現,好像流不到人間。在種種繁忙的「動」之間,根本體會不到「不動」、「靜」的滋味,甚至快要被沮喪和恐懼壓垮,更別說喜樂、愛和平安了。

  在繁瑣的人間,要能一再清醒地回到喜樂、愛與平安,活得歡喜,不可能不透過意識的徹底轉化。然而,意識的轉化並不是一個「非A即B」的相斥選擇,而是一個「絕對的A包容著相對的B」的體會。

  《神聖的你》傳達的正是這樣的理解──絕對之境與人間絕非水火不容,意識轉化也不是一種好像非排斥肉體生命不可的「奢侈」或「清高」。相反地,是一個讓人間生命活的更充實、更有效率、更快樂的「必需」而且「務實」的要素。只是接受、臣服於「這裡!現在!」所帶來的一切,與全部的生命完全接軌、完全合作,人間有限的肉體生命,以及你我在時空侷限下活出的人生,反而自然得到全部生命無限的滋潤。

  也有朋友回饋,《神聖的你》確實更著重於執行的層面。如果說《全部的你》勾勒出一幅全部生命的藍圖,那麼,《神聖的你》就是這一藍圖點點滴滴的落實。正如楊博士所說的「假如你讓這本書的每一句話帶著你走,甚至帶著你進入全部的生命,你這一生,會有徹底的轉變。」

  這本書的校讀,要感謝長庚生技以及紐澤西協助的同事,尤其是陳錦書先生與王先堆先生,兩位在哲學思想方面的慎重以及細膩的邏輯思維,為這本書帶來了一種安定和沈穩的流動。我相信,對讀者會是令人身心安頓的閱讀經驗。

  也要感謝康健團隊「搶鮮版」讀書會的熱情回應。與張曉卉、陳秋華、張桂娟、林芝安的討論與互動,儘管有時激烈,口沫與咖啡四濺,身心與杯盤齊震動,然而,正是我近四個月孤獨工作中再渴望不過的相知、相惜與相遇。

  在這個出版品生命週期短暫,崇尚輕薄短小的時代,《全部的你》以十四萬字的篇幅現身,確實為負責出版行銷的康健同仁帶來了挑戰。而這一次,間隔不過半年,《神聖的你》非但長達七卷七十六章,更在十七萬字的基礎上,再安排了一百二十八張圖。

  楊博士在創作這本書的同時,不僅手繪了許多草圖,還引入了經典畫作、個人攝影、新聞攝影與現代畫作等素材,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也說明了「神聖」其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而就在俯拾可得的生活所見之中。

  從手繪圖到插圖定稿,同樣要感謝兩位插畫家曾曼榕、李研慧的全力配合,感謝她們包容我們隔海不分日夜的電話討論,以及來來回回的修圖定稿。相信透過她們兩位的慧思與靈光,除了文字的流動,還能多出一個詮釋抽象概念的角度,更讓生動的故事在腦海裡留下鮮活的印象,陪伴讀者走向生活中的實踐。

  由於內容豐厚,我們曾慎重考慮過是否要將《神聖的你》分為兩冊甚至三冊。然而,考慮到作品的一貫性,最後還是決定請編輯團隊調整排版以及裝幀,希望這本書和《全部的你》一樣,以它自身完整的樣貌獨立存在。

  最後,我想說一件事──向來情感內歛的我,為這本書哭了好幾次──四次是以為終於完稿而感動到哭,一次是楊博士將這一系列的作品稱之為「全部生命系列」。那天傍晚,我在紐澤西住處的小溪旁流了好久的眼淚。

  我不知道,這一系列的作品是不是真能道盡全部生命的奧秘。我只知道,在這一生有限的光陰流轉中,我們確實投入了全部的生命。但願來自生命更深層的流露,能透過這些作品觸碰到讀者的內心,透過每一位有緣的朋友活出的生命光明,流入人間。



楊定一博士


  我在前一本書《全部的你》,希望帶來對生命完整的說明,並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基礎,指向對生命更深的理解。那本書所轉達的觀念,也許跟你這一生所接觸的都不一樣。甚至,可能是顛倒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我也知道,其實你對那本書的內容,早就有了充分的理解。至少,在心的層面,本來就有共鳴。甚至,可以接受那本書的內容。你才會遇到這一本書,想要再進一步了解生命的全部。

  《神聖的你》和前一本書一樣,是透過口述而寫下來,是從寧靜而無思無想流露出來的。有了《全部的你》的基礎,我在《神聖的你》想引入一個執行、實踐的層面,也就是把神聖的生命、神聖的你、神聖的我、神聖的一切落實到生活當中。

  把真正的你──神聖的你找回來,我認為是這一生最寶貴的一堂功課。讓我們從一個快節奏、忙碌而瘋狂的世界裡,自己走出來。
找到神聖的你,也就是承認──自己就是老師,就是生命的主人,再也不會被其他的人或一切帶走。

  《神聖的你》和《全部的你》的不同之處在於──透過《神聖的你》,我希望讓你充滿希望、喜樂、新生。假如你讀了這本書,同時有一個最深的靈感,又給你帶來一種不可思議的歡喜,我認為,也許就達到了這本書的目的。

  人生最高的祭壇,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透過這本書,我希望你把它找回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38894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卷

什麼是神聖?
 
神聖的生命,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從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把神聖的生命找回來。
 
「神聖」(sacredness) 這個詞,一般是代表很珍稀、很美,不屬於人間或世界所見的特質。它本身帶著一種永恆的觀念。
 
人間所見的種種,都是無常,早晚都會生死。本書所稱的神聖,則不受人間法則所影響。它既是永恆,又是無限大,也就不受時空所帶來的限制。
 
不論古今,人類都希望透過這些理解,找到生命更深、更大的價值,把生命真正的意義找回來。
 
這本書不是要談任何宗教,更不是要強調任何神聖的形式或形相。其實,真正的神聖可以跟宗教不相關。因為,在生命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找到神聖,並不靠一套信念系統或學問來證明。
 
年輕的時候,我對於神聖的幾何特別感興趣。大概二十年前,我就把神聖幾何的知識,包括生命之花介紹給華人圈子,重新整理這套科學,還做了種種的說明。光是這個主題,用整整一本書來談,都遠遠不夠。
 
然而,這些也不是我這本書想談的。《神聖的你》想探討的是生命更深的層面──透過「神聖」這個主題,把我們的全部找回來。這個題目更有意義,也是這個時代更迫切需要的關鍵。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帶給你一種安慰,一種解答,一種信心。這是任何其他的觀念、學問不太可能觸及的。
 
這本書,沒有什麼資訊可以給你。假如你想追求更多的資訊,可能會失望。也許,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自己所能知道的更少了。甚至,種種知識的累積與鑑別,也自然消失了它的重要性。
 
這本書的用意,其實也只是帶著你,轉變意識的焦點。也只是透過文字,移動你現在看世界的意識,到更大的、全部的整體意識。從局限、有條件的意識,徹底轉向無限的一體意識。
 
這個過程,跟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的內容並不絕對相關。每一個字,也只是生命的門戶,倒沒有什麼資訊的價值。只是,透過這些生命的門戶,人可以得到生命最深層所帶來的安慰、解答與信心。
 
正因如此,我才敢大膽的說,假如你讓這本書的每一句話帶著你走,甚至帶著你進入全部的生命,你這一生,會有徹底的轉變,會徹底把自己找回來。而這個找回來,跟任何形式、形相、物質、念頭的變化,都不相關。
 
同時,我也保證,只要你投入,也就沒有退路了。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NNMB4E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3868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二林憂鬱症治療中醫埔里噁心中醫推薦中州科大附近推薦失眠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埔鹽焦慮不安改善中醫診所 仁愛鄉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二水口內疼痛改善中醫診所 芳苑憂鬱改善中醫診所 很多人都在這和美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伸港呼吸困難改善中醫診所 二水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和美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竹塘手抖看什麼科 鹿港味覺異常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溪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本月開箱試用報告 的頭像
    本月開箱試用報告

    本月開箱試用報告

    本月開箱試用報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